weixin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 首页>>教学改革>>教学资源

“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审核: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5-04-29 点击: 7172次
为了使我校专业建设工作朝着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方向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等文件精神,制定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院到“十二五”末建设成为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适应本科教学;坚持“立足郑州、服务河南”的服务定位,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本着加强重点、突出特色、扩大优势、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质量、结构、特色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为特质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强高水平“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加大投入,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并以此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建设原则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围绕学院定位与发展规划,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学院实际,充分发挥优势,注重培育特色,积极树立名牌,巩固长线专业,调整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扶植新兴专业,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教改试点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经过5年努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能适应学院规模发展需要的专业框架,形成教学条件优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专业建设体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办学条件为基础,采取全面建设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通过分期、分批调整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开设新专业,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贴近需求、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关成群的专业体系,更好地为河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具体目标。
通过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基本形成规模适宜、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1.实现专业的集约发展。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使专业总数控制在40个左右;
2.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汽车工程类专业群、机械制造类专业群、电子信息类专业群;
3.整体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争创1~2个省级重点专业;
4.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力争建成3~5个市级重点专业;
5.实施特色与品牌专业计划,建设院级特色专业8-10个,品牌专业6个;
6.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新设专业5~8个。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专业调整计划。
根据学院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有专业布局,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
(二)实施特色发展计划。
依托中牟汽车工业园区、郑州物流园区,大力发展汽车工程类专业群、机械制造类专业群、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彰显学院办学特色。
(三)实施品牌专业计划。
对接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专业资源的汇聚和集约发展,推进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
(四)实施亮点培育计划。
跟踪行业企业发展变化趋势,实施亮点培育计划,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推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质量提升计划。
推进专业质量建设和内涵发展,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四、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一)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要适时满足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专业。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可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关系。
每个系要根据现有专业及条件确定专业的发展,拓宽复合方向,努力形成以精品专业带动相关专业,拓展边缘专业,形成独特的专业体系及专业特色。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专业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实践动手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方案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根据生源多样化制定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弹性学制培养方案。
(三)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建设课程体系。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东西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能为学生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特别要明确关键能力及实施方案。
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设置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专业拓展模块、技能实验实训模块、人文综合知识模块。
(四)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必须达到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突出适用性、规范性、先进性、开放性。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到基地的科研功能,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各系部、各专业均要建设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开展产学结合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通过各种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保证学生的技能培养。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大部分学生毕业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产学研工作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提倡人人参与科学研究、教改研究、技术应用服务等工作。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特别是人才优势,开展技术应用服务,利用专业优势,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开展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进行岗前岗后培训及技术等级考证培训。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在进行某门课程的教学时,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深入研究,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把这些方法与经验带到课堂上来。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各教学单位制定详细的专业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专业建设工作达到预期成效。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专业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支持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等项目的实施。
(三)经费保障。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分步实施。
制定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分年度专业结构调整方案,确保本规划的落实。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子信息学院
在线客服

  • 张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陈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郭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赵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