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xin

发展规划处

当前位置 : 首页>>行政机构>>发展规划处

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审核: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7-05-11 点击: 11288次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河南省及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为促进学院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学院完成了总体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勤政务实、扎实工作,胜利完成了总体奋斗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成绩突出,专业布局得到优化,校企合作亮点纷呈,学生发展空间巨大,社会服务能力大为提升,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党建学生工作成绩显著,后勤服务绩效突出,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三五”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十三五”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为总体指导思想,遵循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突出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学院“116字”内涵发展方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生工作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招生就业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勤政服务为保障,以吸纳人才为根本,以聚力升本为动力,以提升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已任;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建特色性鲜明高校。使学院成为千百万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2018年,建成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建成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十三五”学院发展的主要目标
       1、强化专业建设,确立教学中心地位
     (1)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着力争创国家级骨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争建省级骨干专业;拓展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专业;每年增加具有区域特色的培训项目10个以上。
     (2)推进课程体系建设,重构具有岗位特色的全日制专业课程体系和培训创业创新课程体系,开发校本特色教材30本,编写优质教辅资料60册,建成40个“标准化、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3)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力争多方共赢,采用引企入校、合作办企等形式,建立与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汽车产业集聚区100多家用工企业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学院与市场、专业与生产、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力争达到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多方共赢。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构建各具专业特点的“教产结合、校企一体”、“旺进淡出、工学交替”“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建设,专业课程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企业参与教学专业比例达85%。建设3个具备教学、生产、培训、鉴定等多种功能、产教研特色鲜明的综合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1)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双师型素质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强化专业教师校内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加强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动态管理、增加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至2018年,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70%以上。
    (2)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高薪诚聘20名专家、教授、专业技术带头人,从住房、交通、生活、文献、信息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将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以提升教师团队整体实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3、增强科学研究硬实力,提高服务态度软实力
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整合科技资源,创新组织模式,加大重大项目培育,建设跨专业、跨领域团队,实施科技驱动,推动产学研密切结合。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建成1-2个科技服务中心和创业创新基地。
       4、扩大办学规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争取省市县各级政府支持,获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力争校区向南扩展土地400亩以上,
    (1)使校园占地面积达1000亩左右,建筑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
    (2)以招生就业为主线,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院在社会上的公信力和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扩大规模。在校生达到10000人以上。
       三、“十三五”学院发展的任务
    (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举办本科实验班
       以省级特色院校为中心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快多专业协调发展,以电子信息、汽车、机电等专业为发展重点,努力提高其它优势专业建设水平,同时加快其它专业进一步协调发展。
       通过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基本形成规模适宜、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实现专业的集约发展。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使专业总数控制在50个左右;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群、汽车工程类专业群、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群、现代物流类专业群;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特色专业计划,建设院级特色专业10个。“十三五”期间,学院拟投资2000万元,大力支持专业质量工程建设。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对口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本科实验班,实行本科教育导师制,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开展科研方法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制作大赛等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优秀人才为宗旨,以先进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观念为指导,结合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立足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对大学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获取“双证书”率达到99%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65%以上。
      (二)优化师资结构,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举措汇聚高层次人才
       师资总量平稳增长,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规模生师比达到18:1以下,专任教师达到500人以上,教师队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80%以上。职称结构,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达10人以上,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比例达30%以上,按照专业建设及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不同需求,专业之间的职称结构比例有所区别,省级重点专业的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数达到35%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35%以上。
       依托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设立学院等同于省级的特聘教授岗,加大省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和校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力争重点专业领军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实现突破。
       依托市、院级重点专业,实施“列子学者”院级特聘教授计划,5年内引进和培养10名左右优秀学术带头人,使市、院级重点专业达到省内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加强学术带头人后备队伍建设。依托省、市、院级重点建设专业,重点支持专业梯队中具备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优秀学术骨干。采用选派到国内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学习深造等方式,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国内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的后备人才。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立德为先重在立师。教育的本质是传播价值,传授基本信念,让世界和人生变得可理解、可参与、可选择,给学生的生命带来意义。教师的品德品行在知识技能传递中,在点点滴滴行为示范中影响学生的一生。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3、实施“青年教师提升工程”,实现人才队伍水平整体提升
       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支持、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方式,逐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通过派出到国内高水平大学、知名科研院所研修、为其配备学术指导老师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4、完善教师管理和考核制度,提高教师待遇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以岗位聘用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以体现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完善人才遴选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用人效益。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学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制度环境。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院系绩效考核,进一步明确学院、系(部)和基层学术组织在岗位设置、人员聘任、考核评价、津贴分配等方面的职责与权力,优化院、系两级治理结构,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明确年度与聘期目标,依托以绩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待遇。通过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调整教职工收入构成比例,探索适应于新型组织结构的多种薪酬制度,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与年薪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的薪酬分配体系。不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保证教职工平均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落实和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政策,大力表彰和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十三五”期间,投入800万元以上,重点用于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与提高。造就一批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省内外知名的学科专业领军人物,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坚骨干力量,建成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梯队,形成一批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师德优良、素质较高、符合适应本科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科研是思维方式训练的沉淀,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厚积薄发”。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尽量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一是课程开发,消化国家统编的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教材;二是技术发明和产品设计 ,给企事业单位及时提供帮助和服务;三是承担课题和成果转化,让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瞄准应用型本科科研工作目标,构建省、市、院三级科研平台,大幅度提升科研水平,通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大力开展校企联合和技术开发,力争2020年科研经费达到100万元。
        成立创新创业指导办公室,出台《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奖励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培养、充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调整充实“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人员构成,选配富有创业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指导教师;外聘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家、知名校友、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聘请60名左右企业骨干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参与学院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及创新创业指导,带领学生积极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解决企业技术难关。
      (四)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多样化个性,注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新能力,多层次、多规格发展学生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工作,课程设置多样化,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允许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
        加强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从选用、征订、使用等环节抓起,注重提高质量,规范教材管理,鼓励教师参加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继续坚持选用优质精品教材,力争5年内国家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选用率达90%以上。自筹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达30门以上。
       加快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努力建设网络课程和满足学生自主需求的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信息化资源。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开发工作,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及管理力度,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3、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十三五”末,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生产性实习(实训)学时占实训教学总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
       4、创新学生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健全学生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服务功能。加强学生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建立班主任制度,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励志成才教育中的有效作用。
       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落实资助政策,优化资助措施,认真做好“奖、贷、助、补、减”等资助工作,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五)建设职业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和数字化校园
       加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各类设施,校园环境,景观为重点,通过对各类设施环境的命名,建设展示与专业特色相统一的园区、景观区。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以班级文化、公寓文化、楼道文化、社团文化为内容,形成不同组织形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风格,构建健全有效、结构优化的校园组织。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有效机制,发挥制度文化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构建规范管理,有序运行的校园制度。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文化主题精品网站,以优秀文化引导网络健康运行、规范发展、构建信息健康、高效畅通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强形象建设,按照现代化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理念,规范学院形象标识,统一各类标准色,学院名称,徽章、路牌、路标、文字标语、宣传资料及中英文字体等标识,规范、严肃地使用学院形象标识,构建内涵丰富的校园形象展示体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构建生动活泼、健康进取的文化氛围。
       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形成特色”的原则,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大目标,使我院数字化建设特色鲜明,资源丰富,达到省内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的目标。
       校园网络应用平台。建设一个具有高效应用性的统一门户,实现应用统一,数据开放,资源共享,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应用平台。加强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为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服务水平,电子图书达到2000G以上,纸质图书80万册,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3个,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1个。
建设综合网络教学平台。确保未来的网络教学向规范、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多种教学单元在网络层面上有机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达到3T。
        建设网络化教学环境,组建独立的多媒体教学网,通过对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进行全面的网络化建设与改造,使多媒体教室数量达30个左右并全部实现网络化,通过对教学场所的网络结构进行调整,提升教学网络可利用的有效带宽,建立综合网络教学平台,微格教室、教学录播及点播系统,使多媒体教学网成为学院教学活动的载体,为开展网络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力推进依法治校
        1、创新机制完善大学管理制度。深化改革,提高学院管理。以科学管理为核心,以勤政服务为保障,以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基础,以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为目的,完善制度、更新手段,理顺关系、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努力构建责、权、利相统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严格考核,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机制。完成院内岗位津贴制度、奖励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重点向教师倾斜,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优秀教职工倾斜。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开源节流增进效益。引进优质资源,努力构建后勤责 、权、利相统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深化“校中厂”的体制机制改革。
       2、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坚持依法治校
       健全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明确决策权限分工,健全、完善学院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实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政策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决策;逐步转变学院行政职能,进一步增强学术权力,加强教授治学,教师参与学院学术事务管理的权力。在明确决策权限的同时,明晰决策程序,重点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四、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风建设,强化监督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具体责任;建立督查机制,保证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建立考评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建立常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1、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在学院、系部、教研室、课程组、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各层级管理系统间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2、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为院长决策提供参考。
        3、树立现代质量文化,提升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书育人。
      (三)保证事业发展基金,提高办学效益
       优化贷款结构,防止财务风险。强化财务管理,为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审计,避免决策性失误,继承和发扬学院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办学,节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好教职工的生活待遇问题,保证教职工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四)逐步建立、健全、完善院级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智库等机构,为学院内涵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划》提出的升本发展目标,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继续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共同推进“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子信息学院
在线客服

  • 张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陈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郭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赵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开